保洁员定时上门收厨余垃圾
每天晚上7点,黄埔区鱼珠街莺岗社区的居民总会听到熟悉的垃圾分类歌曲,这意味着保洁人员上门收厨余垃圾的时间到了。6月30日晚,记者走访黄埔区垃圾分类试点时了解到,莺岗社区去年12月起实施厨余垃圾“定时上门”收集+其他垃圾“定点误时”投放模式,如今每月在不用二次分拣的情况下,可分出50桶240L的厨余垃圾。
10元购物券激励居民分类
沙阿姨是莺岗社区的保洁人员,每天晚上7点她都要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厨余垃圾,居民会提前将厨余垃圾打包后放于门口。对于装在垃圾袋里的厨余垃圾,沙阿姨都要破袋检查后进行收集。每收集完一户的厨余垃圾,沙阿姨都会在居民的积分卡上盖章。集齐30个印章,就可换取10元购物券。
鱼珠街莺岗社区由11栋3—4层、以及6层、8层不等的宿舍式步梯楼和一栋平房组成,共有住户423户。现有常住人口2300人,流动人口523人。小区目前有3名保洁员负责垃圾处理工作。
此前,莺岗社区采取的是“定时定点”分类投放收集模式。社区内设置了3个投放点,居民可在18:30—19:30之间下楼投放垃圾。但由于小区的保洁员只有3人,难以保证每个投放点都有人监督,投放效果并不好。
莺岗社区原为广东珠江稀土有限公司的宿舍区,属楼龄较长、无物业管理的老厂矿企业生活区。此前,莺岗社区的薪酬制度欠规范,小区保洁人员时常遭遇不能及时付薪的尴尬。目前,该小区管理费因物价原因由10元/月调整到15元/月(平房物管费不变),部分居民因此拒交管理费,也导致“定时定点”模式无法继续进行。
其他垃圾实行定点投放
为了解决居民分类动机不足、监督缺位的问题,街道和社区居委结合了“上门收集”和“定点”两个元素。2013年12月起,莺岗社区设计实施厨余垃圾“定时上门”收集+其他垃圾“定点误时”分类投放收集模式。
厨余垃圾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,其他垃圾、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则由居民自行拿到楼下定点投放。新模式实行后,莺岗社区每天在不用二次分拣的情况下可分出1—1.5桶240L的厨余垃圾。
据鱼珠街居委会负责人介绍,居民在家门口扔厨余垃圾,较有耐心听保洁员的指导。如今厨余垃圾收集后不再需要二次分拣,也减少了相应的工作量。
不过,保洁人员上门收垃圾时,居民是否会把其他垃圾也放在家门口呢?
保洁工沙阿姨表示,这种情况的确存在。若垃圾量较少,她会帮忙拿下楼,但如果住户投放的其他垃圾太多或持续投放,她则会拒收。“久而久之,居民也明白不能把其他垃圾放在家门口了。”
鱼珠街城管科负责人表示,7月10日全市推行“定点定时”和“误点误时”垃圾投放模式时,莺岗社区的厨余垃圾上门收集模式仍会持续一段时间,日后将引导居民下楼定时定点投放。
上门保洁员每月有补贴
据鱼珠街城管科科长郑壁深介绍,为提高保洁人员和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,鱼珠街对参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居民,实行积分奖励。居民正确分类一次盖一个印花,盖满30个印花可凭积分卡到社区居委会换取10元购物券。目前,每月用于奖励居民的费用有四五千元,这笔钱主要来自区下拨给街道的垃圾分类专项经费。
“定时上门”分类收集厨余垃圾的保洁人员,每人每月还会领到300元工作补贴。街道还会按照每收集到1桶240L厨余垃圾补贴15元的标准,对保洁人员进行奖励。奖励资金的10元来自区、5元来自街道,奖金将会直接发放到保洁人员手上。目前,街道发放的购物券金额已达18000—20000元,给保洁员的补贴接近10000元。
鱼珠街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由于人员数量的限制,其他较大的社区难以推行上门收集厨余垃圾的模式。在电梯楼小区,如金碧世纪花园,实行的是“定时定点”分类收集模式。在分布分散、楼层低的小区,如九沙社区,则实行“流动摇铃”分类收集模式。
据统计,鱼珠辖内9个社区21个生活区,居民知晓率达到95%以上,参与率达到80%以上,投放准确率约为70%,部分生活区的投放准确率已达90%。全街每月的厨余垃圾量从刚开始的的360桶(240L/桶),逐步增加到目前的960多桶,增幅达72.7%。
美好的世界离不开保洁,就像春天离不开春风一样。北京中邦清洗地毯服务公司,清洗地毯行业的诚信公司。地毯脏了、有灰尘了、有污迹了、等等,就打电话预约中邦吧,服务态度贴心,服务质量专业,预约时间便利迅速,下设:朝阳清洗地毯公司,海淀地毯清洗公司,西城清洗地毯公司,崇文地毯清洗公司,丰台地毯清洗公司,等十几家分部。快点打电话吧...... |